1. 什么是納米抗體
納米抗體,也稱為基于單結構域的 VHH,是源自駱駝科中發(fā)現(xiàn)的僅重鏈 IgG 抗體的抗體片段。納米抗體具有傳統(tǒng)單克隆抗體所缺乏的優(yōu)勢,多年來,一直受到研究領域的廣泛關注,尤其是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。促使世界上第一個基于納米抗體的藥物 (Caplacizumab) 在 2018 年獲得批準,隨后不久其他藥物也獲得批準。
2. 納米抗體結構特點
駱駝 HCAb 由一個結晶片段 ( Fc ) 區(qū)域組成,與常規(guī)抗體的片段同源,直接連接到由單個 VHH 結構域組成的片段抗原結合 (Fab) 區(qū)域。與 150 kDa 的常規(guī) IgG相比,缺少 CH1 結構域和輕鏈會導致 90 kDa 的分子量降低。HCAb 的 VHH 片段大小約為 2.5 × 4.0 nm,分子量為 15 kDa,可以克隆和重組表達為能夠結合抗原庫的單體Nb。
圖1: 傳統(tǒng) m(IgG)Ab、HCAb 和 VHH (Nb) 的結構示意圖及特征描述
3. 納米抗體的優(yōu)缺點
3.1 納米抗體的優(yōu)點
(1)在高溫和pH下的穩(wěn)定性;
(2)VHH可以識別通常不被常規(guī)抗體識別的抗原位點;
(3)它們的小分子片段有助于快速組織滲透和標記應用,包括跨越血腦屏障;
(4)用于大規(guī)模生產節(jié)約成本的替代品。
3.2 納米抗體的缺點
納米抗體(VHH抗體)由于分子量較小,約為15kDa,相當于傳統(tǒng)IgG抗體重鏈或輕鏈的可變區(qū),因此針對VHH抗體的二抗不具有普遍適用性,需要將VHH融合Fc片段進行共表達進行解決二抗識別問題(泰克生物提供多種抗羊駝二抗,可用于免疫血清效價檢測)
4. 泰克生物能夠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駝源納米抗體開發(fā)服務
泰克生物可以提供多種駝源納米抗體開發(fā)服務,包括羊駝、大羊駝、駱駝、美洲駝等,基于噬菌體展示技術平臺,泰克生物可以提供包括抗原設計、羊駝免疫、文庫構建與篩選、活性功能驗證等主要實驗環(huán)節(jié),并為科學家提供高特異性和高親和力的羊駝VHH抗體。
5. 納米抗體的制備
相比較傳統(tǒng)的單克隆抗體,納米抗體的制備具有很大優(yōu)勢??梢愿爬槊庖哐蝰劔@得抗體基因和噬菌體展示來獲得目的抗體序列。主要分為羊駝免疫,噬菌體文庫構建,篩選抗體庫、抗體表達與功能驗證四個步驟。
5.1羊駝免疫
挑選適齡羊駝→準備抗原→免疫羊駝→采血測定效價→PBMC細胞分離
5.2 噬菌體文庫構建
RNA提取→cDNA反轉錄合成→PCR擴增→連接載體并電轉化→細菌文庫/噬菌體文庫建立
5.3抗體庫篩選
常規(guī)使用的篩選方法是固相篩選,磁珠和細胞篩選,泰克生物可以根據(jù)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篩選體系。
5.4抗體表達與功能驗證
構建哺乳表達載體進行表達→過鎳柱純化→親和力測定
圖2:Fc-VHH納米抗體表達結果圖片
6. 納米抗體在腫瘤治療領域的應用
6.1抗癌納米抗體
Nbs 由于出色的腫瘤穿透能力、識別獨特抗原的能力以及其他優(yōu)勢使其成為癌癥治療領域有前途的候選者。Nb 癌癥治療的一種途徑是開發(fā)表達對腫瘤抗原具有特異性的 Nb 嵌合抗原受體 (CAR) T 細胞。從患者體內提取 T 細胞并進行基因改造以表達腫瘤抗原特異性 Nb,然后再重新注入患者體內,從而使 T 細胞通過釋放細胞毒性分子、誘導細胞凋亡等機制結合和中和腫瘤細胞。2018 年,靶向癌癥生物標志物 B 細胞成熟抗原治療復發(fā)性骨髓瘤的 Nb CAR T 細胞候選藥物, 1 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出令人滿意的結果。它成功完成了 1 期臨床試驗,并進行了進一步的 2 期試驗。首次給藥4年后進行的一項后續(xù)研究也表明,改良 T 細胞具有良好的長期安全性和耐久性?;?1 期和 2 期臨床試驗的成功,這款 Nb CAR-T 候選細胞更名為 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,于 2022 年 2 月被 FDA 批準用于治療多發(fā)性骨髓瘤。還開展了許多其他概念驗證研究,以開發(fā)靶向其他癌癥生物標志物(如 CD20、EGFR 和 HER2)的表達 Nb 的 CAR T細胞。
6.2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納米抗體
第一個獲得 EMA 和 FDA 批準的 28-kDa 納米抗體是二價納米抗體 Caplacizumab ,用于治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(TTP),標志著Nb 治療領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功。不久之后,在 2019 年,Caplacizumab 也被美國 FDA 批準用于消費者處方。另一種進入商業(yè)市場的是 Ozoralizumab,由 Taisho Pharmaceuticals 在 Ablynx 許可下開發(fā)。 截至 2022 年 9 月,靶向腫瘤壞死因子-α 的 Ozoralizumab 在日本獲準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(jié)炎。Vobarilizumab 是另一種很有前途的 Nb 藥物,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(jié)炎以及系統(tǒng)性紅斑狼瘡,靶向白細胞介素 6 受體。這種療法目前正在進行 2 期臨床試驗。
其他用于治療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 Nb 目前正處于臨床試驗的各個階段。這些治療包括 (1) Sonelokimab 針對白細胞介素 17A/F 治療銀屑病,(2) Gefurulimab 針對針對乙酰膽堿受體自身抗體,治療全身性重癥肌無力,(3) Nb M6495 靶向具有血小板反應蛋白的解聯(lián)素和金屬蛋白酶,用于治療骨關節(jié)炎 (4) Nb V565抗腫瘤壞死因子用于克羅恩氏病。
圖3:納米抗體藥物研究現(xiàn)狀
6.3 抗傳染病的納米抗體
與腫瘤學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廣泛 Nb 候選藥物相反,幾乎沒有針對病毒、細菌和寄生蟲引起的傳染病的治療候選藥物。然而,有一些 Nb 治療傳染病的報道,例如針對輪狀病毒治療腹瀉的 VHH 批號 203027 和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的 ALX-0171。不幸的是,自2013 年以來沒有發(fā)布關于前者的更新,而后者未能在 2b 期試驗中產生顯著結果。最近報道了一種用于治療空腸彎曲桿菌感染的治療性 Nb 候選藥物 LMN-101,目前正在進行 2 期試驗。缺乏治療性 Nbs 并不意味著 Nbs 不適合開發(fā)治療病毒、細菌或寄生蟲的療法,而是表明該領域仍處于起步階段。
自從三十多年前偶然發(fā)現(xiàn)納米抗體以來,Nbs 領域研究成果呈指數(shù)級增長。Nbs 相對于傳統(tǒng) mAb 和傳統(tǒng) mAb 片段的眾多優(yōu)勢推動了研究的向前發(fā)展,Nbs 在各種形式的診斷工具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,例如 LFIA、診斷 ELISA、生物傳感器和體內診斷成像,不僅用于疾病檢測,還用于檢測食源性病原體或環(huán)境毒素。因此,可以肯定的是,Nbs 將在未來幾年的下一代診斷工具和療法的開發(fā)中發(fā)揮重要作用。